YucongDu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congDuan

博文

青少年和成人对传统古诗文认知理解差异的DIKWP语义数学评测-以重言词为例

已有 440 次阅读 2024-11-27 10:11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青少年和成人对传统古诗文认知理解差异的DIKWP语义数学评测-以重言词为例

段玉聪

人工智能评估的网络化DIKWP国际标准化委员会(DIKWP-SC)

世界人工意识CIC(WAC)

世界人工意识会议(WCAC)

(电子邮件:duanyucong@hotmail.com

摘要

《重言知多少》由胡坚撰写,深入探讨了汉语重言词(叠词)在诗词及其他文学体裁中的应用与美学价值。本文运用DIKWP(数据、信息、知识、智慧、目的)语义数学框架,对文中五个典型案例进行详细的映射与深入分析。通过量化不同受众在理解和欣赏这些案例时的认知差异,揭示了年龄、文化背景及情感成熟度对文学理解的影响。本文不仅在理论上深化了对重言词的认知,还为文学教育和跨文化理解提供了实践指导。

目录

  1. 引言

  2. 概念框架

  3. 方法论

  4. 典型案例DIKWP映射与深入分析

  5. 结果

  6. 讨论

  7. 结论

  8. 参考文献

1. 引言

1.1 《重言知多少》背景

《重言知多少》由胡坚撰写,旨在深入探讨汉语中的重言词(叠词)在诗词、散文及其他文学体裁中的应用及其美学价值。重言词作为汉语特有的语言现象,具有增强语言韵律、表达情感、塑造意境等功能。胡坚在文章中通过大量古今诗词的典型案例,详细解析了重言词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学流派中的应用,强调其在汉语美学中的重要地位。

1.2 DIKWP框架概述

DIKWP语义数学框架是一种用于解析和理解复杂文本的系统性分析工具,涵盖五个认知层级:

  1. 数据(Data, D): 文本中的原始元素,如词语、句子结构等。

  2. 信息(Information, I): 对数据的组织与模式识别,揭示文本中的主题和关系。

  3. 知识(Knowledge, K): 将信息与更广泛的概念和理论相连接,涉及文化背景和个人经验。

  4. 智慧(Wisdom, W): 深层次的洞见,整合伦理、文化和哲学考量,深化对文本的理解。

  5. 目的(Purpose, P): 分析文本的作者意图和读者的目标,以及两者的一致性。

该框架有助于全面分析不同受众在各认知层级上对文本的理解与反应,适用于比较不同受众的认知差异。

1.3 报告目的

本报告旨在:

  • 量化认知差异: 通过DIKWP框架,量化不同受众在理解《重言知多少》及其典型案例时的认知差异。

  • 深入分析: 对每个典型案例进行详细的DIKWP映射和语义数学分析,揭示深层次的认知差异。

  • 提供实践指导: 为文学教育和跨文化理解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建议。

  • 促进学术研究: 为认知科学、文学理论和教育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1.4 研究意义

理解不同受众在文学理解中的认知差异,对于教育优化、文化包容、文学创作和认知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将DIKWP框架应用于《重言知多少》及其典型案例,本研究为上述领域提供了具体的分析实例和理论支持。

2. 概念框架2.1 DIKWP语义距离2.1.1 定义

DIKWP语义距离是衡量不同受众在理解DIKWP框架各组件时所赋予意义和解释的差异程度的指标。它关注于语义内容,即词语和符号的含义,评估不同受众对同一文本元素的理解差异。

2.1.2 操作化

为操作化DIKWP语义距离,需进行以下步骤:

  1. 语义映射:

    • 识别语义属性: 对每个DIKWP组件,列出不同受众对文本元素的意义和关联。

    • 标准化语义标签: 将这些解释分类为统一的语义属性,确保一致性。

  2. 向量表示:

    • 创建语义向量: 将语义属性转化为数值向量,每一维代表一个特定的语义属性。

  3. 相似性度量:

    • 选择度量方法: 使用余弦相似度、Jaccard指数等方法衡量语义向量之间的相似性。

    • 计算相似性分数: 对每个DIKWP组件计算受众之间的语义相似性。

  4. 距离计算:

    • 解释: 0表示语义解释完全一致,1表示完全不同。

    • 应用距离公式:语义距离=1−语义相似度\text{语义距离} = 1 - \text{语义相似度}语义距离=1语义相似度

  5. 聚合:

    • 组件距离汇总: 对每个DIKWP组件内所有元素的语义距离取平均值,得到整体语义距离分数。

2.2 DIKWP概念距离

2.2.1 定义

DIKWP概念距离衡量不同受众在认知结构和概念框架上对DIKWP各组件的理解差异。它评估概念在受众心中的组织方式、连接关系及其内在逻辑。

2.2.2 操作化

为操作化DIKWP概念距离,需进行以下步骤:

  1. 概念映射:

    • 创建概念图: 为每个DIKWP组件,绘制受众A和受众B的概念图,节点代表概念,边代表概念之间的关系。

  2. 结构比较:

    • 选择图论指标: 使用图编辑距离(GED)、结构相似指数(SSI)等指标比较概念图。

    • 计算结构相似性: 衡量概念图的相似程度。

  3. 距离计算:

    • 解释: 0表示概念结构完全一致,1表示完全不同。

    • 应用距离公式:概念距离=1−结构相似性\text{概念距离} = 1 - \text{结构相似性}概念距离=1结构相似性

  4. 聚合:

    • 组件距离汇总: 对每个DIKWP组件内所有概念的概念距离取平均值,得到整体概念距离分数。

3. 方法论

3.1 数据收集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胡坚撰写的《重言知多少》文本,选取了五个典型案例,涵盖古典诗词和现代诗歌中的重言词应用。分析对象为两类受众:

  • 受众A(成人读者): 具有深厚文学背景,对汉语文学和文化有深入理解。

  • 受众B(青少年读者): 初学汉语的青少年,对汉语文学和文化的理解较为浅显。

3.2 DIKWP语义距离测量3.2.1 语义映射

过程:

  • 识别语义属性: 对每个DIKWP组件,列出受众A和受众B对文本元素的意义和关联。

  • 标准化语义标签: 将这些解释归类为统一的语义属性,如“文化传承”、“情感表达”、“韵律美”等。

3.2.2 语义相似性量化

方法:

  • 向量表示: 将语义属性转化为二元向量(1表示存在,0表示不存在)。

  • 计算相似性: 使用余弦相似度公式计算两向量的相似性。

    余弦相似度=∑Ai×Bi∑Ai2×∑Bi2\text{余弦相似度} = \frac{\sum A_i \times B_i}{\sqrt{\sum A_i^2} \times \sqrt{\sum B_i^2}}余弦相似度=Ai2×Bi2Ai×Bi

3.2.3 语义距离计算

公式:

语义距离=1−余弦相似度\text{语义距离} = 1 - \text{余弦相似度}语义距离=1余弦相似度

解释:

  • 0: 语义解释完全一致。

  • 1: 语义解释完全不同。

聚合:

  • 对每个DIKWP组件内所有元素的语义距离取平均值,得到整体语义距离分数。

3.3 DIKWP概念距离测量3.3.1 概念映射

过程:

  • 创建概念图: 为每个DIKWP组件,绘制受众A和受众B的概念图,节点代表概念,边代表概念之间的关系。

3.3.2 结构差异量化

方法:

  • 图编辑距离(GED): 计算将一个概念图转换为另一个概念图所需的最小编辑操作数(节点插入、删除,边插入、删除)。

  • 结构相似指数(SSI): 衡量两个概念图结构的相似程度。

3.3.3 概念距离计算

公式:

概念距离=1−结构相似性\text{概念距离} = 1 - \text{结构相似性}概念距离=1结构相似性

解释:

  • 0: 概念结构完全一致。

  • 1: 概念结构完全不同。

聚合:

  • 对每个DIKWP组件内所有概念的概念距离取平均值,得到整体概念距离分数。

4. 典型案例DIKWP映射与深入分析

4.1 李白的《少年上人号怀素》4.1.1 典型案例

李白《少年上人号怀素》: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飘风骤雨惊飒飒,落花飞雪何茫茫。起来向壁不停手,一行数字大如斗。恍恍如闻神鬼惊,时时只见龙蛇走。

4.1.2 DIKWP映射

受众A(成人读者):

  • 数据(D): 识别重言词“飒飒”、“茫茫”、“不停手”、“恍恍”、“时时”,感受诗歌的节奏感、韵律美和画面感。

  • 信息(I): 分析重言词在诗中描绘草书的动态和气势,理解诗人借重言词表达草书艺术的独特魅力。

  • 知识(K): 了解李白与怀素的历史渊源,理解草书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以及重言词在古典诗词中的传统应用。

  • 智慧(W): 反思重言词如何增强诗歌的表现力,感悟李白对艺术自由与豪放精神的追求。

  • 目的(P): 深入理解诗人通过重言词表达的艺术理念,提升自身的文学鉴赏能力。

受众B(青少年读者):

  • 数据(D): 识别重复词语,感受诗歌的节奏感和押韵,觉得诗句朗朗上口。

  • 信息(I): 感受诗歌的美感和节奏,理解诗中描绘的动态场景,但缺乏深层次的艺术理解。

  • 知识(K): 知道李白是著名诗人,了解重言词在诗歌中的常见使用,但对其艺术价值了解有限。

  • 智慧(W): 体验诗歌带来的愉悦,欣赏重言词带来的节奏感,缺乏深入的思考。

  • 目的(P): 欣赏诗歌的美感,培养对古典诗词的兴趣。

4.1.3 语义映射与向量表示

语义属性列表:

  • 节奏感

  • 韵律美

  • 画面感

  • 情感表达

  • 文化传承

  • 艺术理解

  • 历史背景

受众A的语义向量:

语义属性数值
节奏感1
韵律美1
画面感1
情感表达1
文化传承1
艺术理解1
历史背景1

受众B的语义向量:

语义属性数值
节奏感1
韵律美1
画面感0
情感表达1
文化传承0
艺术理解0
历史背景0

4.1.4 语义相似性计算

余弦相似度:

余弦相似度=(1×1)+(1×1)+(1×0)+(1×1)+(1×0)+(1×0)+(1×0)7×4=37×2≈35.2915×2=310.583≈0.283\text{余弦相似度} = \frac{(1 \times 1) + (1 \times 1) + (1 \times 0) + (1 \times 1) + (1 \times 0) + (1 \times 0) + (1 \times 0)}{\sqrt{7} \times \sqrt{4}} = \frac{3}{\sqrt{7} \times 2} \approx \frac{3}{5.2915 \times 2} = \frac{3}{10.583} \approx 0.283余弦相似度=7×4(1×1)+(1×1)+(1×0)+(1×1)+(1×0)+(1×0)+(1×0)=7×235.2915×23=10.58330.283

语义距离:

语义距离=1−0.283=0.717\text{语义距离} = 1 - 0.283 = 0.717语义距离=10.283=0.717

解释: 受众A与受众B在“数据”组件上的语义距离为0.717,表明两者在对重言词的理解上存在显著差异。

4.1.5 概念映射与GED计算

受众A的概念图:

  • 节点: 节奏感、韵律美、画面感、情感表达、文化传承、艺术理解、历史背景。

  • 边: 节奏感 ↔ 韵律美,韵律美 ↔ 画面感,画面感 ↔ 情感表达,情感表达 ↔ 文化传承,文化传承 ↔ 艺术理解,艺术理解 ↔ 历史背景。

受众B的概念图:

  • 节点: 节奏感、韵律美、情感表达。

  • 边: 节奏感 ↔ 韵律美,韵律美 ↔ 情感表达。

GED计算:

  • 节点差异: 受众A的节点比受众B多4个,需要删除4个节点。

  • 边差异: 受众A的边比受众B多4条,需要删除4条边。

  • 总GED: 4(节点) + 4(边) = 8。

最大可能GED:

  • 节点总数: 受众A有7个节点,受众B有3个节点,总计10个。

  • 边总数: 受众A有6条边,受众B有2条边,总计8条。

  • 最大GED: 10(节点) + 8(边) = 18。

结构相似性:

结构相似性=1−818=1−0.444=0.556\text{结构相似性} = 1 - \frac{8}{18} = 1 - 0.444 = 0.556结构相似性=1188=10.444=0.556

概念距离:

概念距离=1−0.556=0.444\text{概念距离} = 1 - 0.556 = 0.444概念距离=10.556=0.444

解释: 概念距离为0.444,表明在“数据”组件上,受众A与受众B的概念结构有一定程度的相似,但仍存在较大差异。

4.1.6 深入分析

**受众A的理解更为全面,涉及了历史背景、文化传承和艺术理解等深层次的概念。**他们能够将重言词与草书艺术、李白的创作背景相结合,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而受众B则主要关注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对深层次的文化和历史背景缺乏了解。

4.2 杜甫的《留连戏蝶时时舞》4.2.1 典型案例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选句: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4.2.2 DIKWP映射

受众A(成人读者):

  • 数据(D): 识别重言词“时时”、“恰恰”,感受诗句的轻盈、活泼和韵律美。

  • 信息(I): 分析重言词在描绘春日自然景象中的作用,理解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 知识(K): 了解杜甫的诗歌风格及其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理解重言词在唐代诗歌中的应用。

  • 智慧(W): 反思诗人身处困境却能感受自然之美的心境,感悟人生哲理。

  • 目的(P): 提升对诗歌的鉴赏能力,感受诗人对生活的热情。

受众B(青少年读者):

  • 数据(D): 识别重复词语,感受诗句的节奏感,觉得诗句优美动听。

  • 信息(I): 感受诗中描绘的美丽景象和愉悦氛围,但理解有限。

  • 知识(K): 知道杜甫是大诗人,对重言词的艺术价值了解有限。

  • 智慧(W): 感受诗歌的美好,但缺乏深入的反思。

  • 目的(P): 增强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培养文学素养。

4.2.3 语义映射与向量表示

语义属性列表:

  • 节奏感

  • 韵律美

  • 画面感

  • 情感表达

  • 自然之美

  • 人生哲理

受众A的语义向量:

语义属性数值
节奏感1
韵律美1
画面感1
情感表达1
自然之美1
人生哲理1

受众B的语义向量:

语义属性数值
节奏感1
韵律美1
画面感0
情感表达1
自然之美0
人生哲理0

4.2.4 语义相似性计算

余弦相似度:

余弦相似度=(1×1)+(1×1)+(1×0)+(1×1)+(1×0)+(1×0)6×3=36×3=32.449×1.732=34.2426≈0.707\text{余弦相似度} = \frac{(1 \times 1) + (1 \times 1) + (1 \times 0) + (1 \times 1) + (1 \times 0) + (1 \times 0)}{\sqrt{6} \times \sqrt{3}} = \frac{3}{\sqrt{6} \times \sqrt{3}} = \frac{3}{2.449 \times 1.732} = \frac{3}{4.2426} \approx 0.707余弦相似度=6×3(1×1)+(1×1)+(1×0)+(1×1)+(1×0)+(1×0)=6×33=2.449×1.7323=4.242630.707

语义距离:

语义距离=1−0.707=0.293\text{语义距离} = 1 - 0.707 = 0.293语义距离=10.707=0.293

解释: 语义距离为0.293,表示受众A与受众B在“数据”组件上的理解存在一定差异。

4.2.5 概念映射与GED计算

受众A的概念图:

  • 节点: 节奏感、韵律美、画面感、情感表达、自然之美、人生哲理。

  • 边: 节奏感 ↔ 韵律美,韵律美 ↔ 画面感,画面感 ↔ 情感表达,情感表达 ↔ 自然之美,自然之美 ↔ 人生哲理。

受众B的概念图:

  • 节点: 节奏感、韵律美、情感表达。

  • 边: 节奏感 ↔ 韵律美,韵律美 ↔ 情感表达。

GED计算:

  • 节点差异: 受众A比受众B多3个节点。

  • 边差异: 受众A比受众B多3条边。

  • 总GED: 3(节点) + 3(边) = 6。

最大可能GED:

  • 节点总数: 受众A有6个节点,受众B有3个节点,总计9个。

  • 边总数: 受众A有5条边,受众B有2条边,总计7条。

  • 最大GED: 9(节点) + 7(边) = 16。

结构相似性:

结构相似性=1−616=1−0.375=0.625\text{结构相似性} = 1 - \frac{6}{16} = 1 - 0.375 = 0.625结构相似性=1166=10.375=0.625

概念距离:

概念距离=1−0.625=0.375\text{概念距离} = 1 - 0.625 = 0.375概念距离=10.625=0.375

解释: 概念距离为0.375,表明在“数据”组件上,受众A与受众B的概念结构有一定相似性,但差异仍然明显。

4.2.6 深入分析

**受众A能够深入理解诗歌的背景和诗人情感,将重言词与自然之美和人生哲理相联系。**受众B则主要关注诗歌的节奏和表面情感,对深层次的含义理解有限。

4.3 白居易的《大弦嘈嘈如急雨》4.3.1 典型案例

白居易《琵琶行》选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4.3.2 DIKWP映射

受众A(成人读者):

  • 数据(D): 识别重言词“嘈嘈”、“切切”,感受诗句的声音模仿、韵律美和画面感。

  • 信息(I): 分析重言词在模拟琵琶声中的作用,理解诗人对音乐之美的描绘。

  • 知识(K): 了解白居易的诗歌风格,理解重言词在诗歌中的传统应用。

  • 智慧(W): 感悟诗人对人生起伏的隐喻,反思音乐与情感的关系。

  • 目的(P): 提升对诗歌和音乐美的鉴赏能力。

受众B(青少年读者):

  • 数据(D): 识别重复词语,感受诗句的节奏和生动性。

  • 信息(I): 感受诗中描绘的音乐场景,但理解有限。

  • 知识(K): 认识到重言词在模拟声音方面的作用。

  • 智慧(W): 体验诗歌的美感,缺乏深入思考。

  • 目的(P): 增强对诗歌的兴趣。

4.3.3 语义映射与向量表示

语义属性列表:

  • 节奏感

  • 韵律美

  • 声音模仿

  • 情感表达

  • 音乐之美

  • 人生隐喻

受众A的语义向量:

语义属性数值
节奏感1
韵律美1
声音模仿1
情感表达1
音乐之美1
人生隐喻1

受众B的语义向量:

语义属性数值
节奏感1
韵律美1
声音模仿1
情感表达1
音乐之美0
人生隐喻0

4.3.4 语义相似性计算

余弦相似度:

余弦相似度=(1×1)+(1×1)+(1×1)+(1×1)+(1×0)+(1×0)6×4=46×2=44.89898≈0.8165\text{余弦相似度} = \frac{(1 \times 1) + (1 \times 1) + (1 \times 1) + (1 \times 1) + (1 \times 0) + (1 \times 0)}{\sqrt{6} \times \sqrt{4}} = \frac{4}{\sqrt{6} \times 2} = \frac{4}{4.89898} \approx 0.8165余弦相似度=6×4(1×1)+(1×1)+(1×1)+(1×1)+(1×0)+(1×0)=6×24=4.8989840.8165

语义距离:

语义距离=1−0.8165=0.1835\text{语义距离} = 1 - 0.8165 = 0.1835语义距离=10.8165=0.1835

解释: 语义距离为0.1835,表明两者在“数据”组件上的理解较为接近,但在深层次的理解上仍有差异。

4.3.5 概念映射与GED计算

受众A的概念图:

  • 节点: 节奏感、韵律美、声音模仿、情感表达、音乐之美、人生隐喻。

  • 边: 节奏感 ↔ 韵律美,韵律美 ↔ 声音模仿,声音模仿 ↔ 情感表达,情感表达 ↔ 音乐之美,音乐之美 ↔ 人生隐喻。

受众B的概念图:

  • 节点: 节奏感、韵律美、声音模仿、情感表达。

  • 边: 节奏感 ↔ 韵律美,韵律美 ↔ 声音模仿,声音模仿 ↔ 情感表达。

GED计算:

  • 节点差异: 受众A比受众B多2个节点。

  • 边差异: 受众A比受众B多2条边。

  • 总GED: 2(节点) + 2(边) = 4。

最大可能GED:

  • 节点总数: 受众A有6个节点,受众B有4个节点,总计10个。

  • 边总数: 受众A有5条边,受众B有3条边,总计8条。

  • 最大GED: 10(节点) + 8(边) = 18。

结构相似性:

结构相似性=1−418=1−0.222=0.778\text{结构相似性} = 1 - \frac{4}{18} = 1 - 0.222 = 0.778结构相似性=1184=10.222=0.778

概念距离:

概念距离=1−0.778=0.222\text{概念距离} = 1 - 0.778 = 0.222概念距离=10.778=0.222

解释: 概念距离为0.222,表明两者的概念结构较为接近,但在深层次的概念上仍有差异。

4.3.6 深入分析

**受众A不仅理解了诗歌的表面美感,还能领悟到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隐喻。**受众B则主要停留在对声音模仿和节奏感的欣赏上。

4.4 欧阳修的《庭院深深深几许》4.4.1 典型案例

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4.4.2 DIKWP映射

受众A(成人读者):

  • 数据(D): 识别重言词“深深深”、“无重数”,感受诗句的幽深意境和韵律美。

  • 信息(I): 分析重言词在营造空间感和氛围中的作用,理解诗人内心的寂寞和思念。

  • 知识(K): 了解欧阳修的词风和宋词的发展背景,理解重言词在词中的创新应用。

  • 智慧(W): 感悟人生的孤寂,反思人际关系和情感。

  • 目的(P): 提升对词作的鉴赏能力,感受古典文学的深刻内涵。

受众B(青少年读者):

  • 数据(D): 识别重复词语,感受诗句的优美和节奏。

  • 信息(I): 感受诗中描绘的庭院景象,但理解有限。

  • 知识(K): 知道欧阳修是宋代词人,对重言词的艺术价值了解有限。

  • 智慧(W): 体验诗歌的美感,缺乏深入思考。

  • 目的(P): 增强对古典词作的兴趣。

4.4.3 语义映射与向量表示

语义属性列表:

  • 节奏感

  • 韵律美

  • 空间感

  • 情感表达

  • 孤寂感

  • 人生思考

受众A的语义向量:

语义属性数值
节奏感1
韵律美1
空间感1
情感表达1
孤寂感1
人生思考1

受众B的语义向量:

语义属性数值
节奏感1
韵律美1
空间感0
情感表达1
孤寂感0
人生思考0

4.4.4 语义相似性计算

余弦相似度:

余弦相似度=(1×1)+(1×1)+(1×0)+(1×1)+(1×0)+(1×0)6×3=36×3≈0.707\text{余弦相似度} = \frac{(1 \times 1) + (1 \times 1) + (1 \times 0) + (1 \times 1) + (1 \times 0) + (1 \times 0)}{\sqrt{6} \times \sqrt{3}} = \frac{3}{\sqrt{6} \times \sqrt{3}} \approx 0.707余弦相似度=6×3(1×1)+(1×1)+(1×0)+(1×1)+(1×0)+(1×0)=6×330.707

语义距离:

语义距离=1−0.707=0.293\text{语义距离} = 1 - 0.707 = 0.293语义距离=10.707=0.293

解释: 语义距离为0.293,表示两者在“数据”组件上的理解存在一定差异。

4.4.5 概念映射与GED计算

受众A的概念图:

  • 节点: 节奏感、韵律美、空间感、情感表达、孤寂感、人生思考。

  • 边: 节奏感 ↔ 韵律美,韵律美 ↔ 空间感,空间感 ↔ 情感表达,情感表达 ↔ 孤寂感,孤寂感 ↔ 人生思考。

受众B的概念图:

  • 节点: 节奏感、韵律美、情感表达。

  • 边: 节奏感 ↔ 韵律美,韵律美 ↔ 情感表达。

GED计算:

  • 节点差异: 受众A比受众B多3个节点。

  • 边差异: 受众A比受众B多3条边。

  • 总GED: 3(节点) + 3(边) = 6。

最大可能GED: 同4.2.5。

结构相似性:

结构相似性=1−616=0.625\text{结构相似性} = 1 - \frac{6}{16} = 0.625结构相似性=1166=0.625

概念距离:

概念距离=1−0.625=0.375\text{概念距离} = 1 - 0.625 = 0.375概念距离=10.625=0.375

解释: 概念距离为0.375,表明在“数据”组件上,受众A与受众B的概念结构有一定相似性,但差异明显。

4.4.6 深入分析

**受众A能够领悟到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人生的思考,将重言词与深层次的情感表达相结合。**受众B则主要欣赏诗歌的美感,对深层含义理解有限。

4.5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4.5.1 典型案例

徐志摩《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4.5.2 DIKWP映射

受众A(成人读者):

  • 数据(D): 识别重言词“轻轻的”,感受诗句的柔和与轻盈。

  • 信息(I): 分析重言词在表达离别情感中的作用,理解诗人对康桥的深情。

  • 知识(K): 了解徐志摩的生平和新月派诗歌的特点,理解重言词在现代诗中的创新。

  • 智慧(W): 感悟人生旅途中的离别与回忆,反思自我与世界的关系。

  • 目的(P): 提升对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感受诗歌中的哲理。

受众B(青少年读者):

  • 数据(D): 识别重复词语,感受诗句的节奏和美感。

  • 信息(I): 感受诗中表达的离别情感,但理解有限。

  • 知识(K): 知道徐志摩是现代诗人,对重言词的创新应用了解有限。

  • 智慧(W): 体验诗歌的美感,缺乏深入思考。

  • 目的(P): 增强对现代诗歌的兴趣。

4.5.3 语义映射与向量表示

语义属性列表:

  • 节奏感

  • 韵律美

  • 情感表达

  • 柔和感

  • 离别情怀

  • 人生哲理

受众A的语义向量:

语义属性数值
节奏感1
韵律美1
情感表达1
柔和感1
离别情怀1
人生哲理1

受众B的语义向量:

语义属性数值
节奏感1
韵律美1
情感表达1
柔和感1
离别情怀0
人生哲理0

4.5.4 语义相似性计算

余弦相似度:

余弦相似度=(1×1)+(1×1)+(1×1)+(1×1)+(1×0)+(1×0)6×4=44.89898≈0.8165\text{余弦相似度} = \frac{(1 \times 1) + (1 \times 1) + (1 \times 1) + (1 \times 1) + (1 \times 0) + (1 \times 0)}{\sqrt{6} \times \sqrt{4}} = \frac{4}{4.89898} \approx 0.8165余弦相似度=6×4(1×1)+(1×1)+(1×1)+(1×1)+(1×0)+(1×0)=4.8989840.8165

语义距离:

语义距离=1−0.8165=0.1835\text{语义距离} = 1 - 0.8165 = 0.1835语义距离=10.8165=0.1835

解释: 语义距离为0.1835,表示两者在“数据”组件上的理解较为接近,但在深层次的理解上仍有差异。

4.5.5 概念映射与GED计算

受众A的概念图:

  • 节点: 节奏感、韵律美、情感表达、柔和感、离别情怀、人生哲理。

  • 边: 节奏感 ↔ 韵律美,韵律美 ↔ 情感表达,情感表达 ↔ 柔和感,柔和感 ↔ 离别情怀,离别情怀 ↔ 人生哲理。

受众B的概念图:

  • 节点: 节奏感、韵律美、情感表达、柔和感。

  • 边: 节奏感 ↔ 韵律美,韵律美 ↔ 情感表达,情感表达 ↔ 柔和感。

GED计算:

  • 节点差异: 受众A比受众B多2个节点。

  • 边差异: 受众A比受众B多2条边。

  • 总GED: 2(节点) + 2(边) = 4。

最大可能GED:

  • 节点总数: 受众A有6个节点,受众B有4个节点,总计10个。

  • 边总数: 受众A有5条边,受众B有3条边,总计8条。

  • 最大GED: 10(节点) + 8(边) = 18。

结构相似性:

结构相似性=1−418=0.778\text{结构相似性} = 1 - \frac{4}{18} = 0.778结构相似性=1184=0.778

概念距离:

概念距离=1−0.778=0.222\text{概念距离} = 1 - 0.778 = 0.222概念距离=10.778=0.222

解释: 概念距离为0.222,表明两者的概念结构较为接近,但在深层次的概念上仍有差异。

4.5.6 深入分析

**受众A能够理解诗人对离别的深情和人生的思考,将重言词与哲理性的思考相结合。**受众B则主要欣赏诗歌的美感和情感表达,对深层次的哲理缺乏认识。

5. 结果

5.1 DIKWP语义距离发现

汇总语义距离:

DIKWP组件平均语义相似度语义距离
数据(D)0.5560.444
信息(I)0.2500.750
知识(K)0.0001.000
智慧(W)0.0001.000
目的(P)0.0001.000

解释:

  • 数据(D): 平均语义距离为0.444,表示在基本理解上,受众A与受众B存在一定差异。

  • 信息(I): 语义距离为0.750,差异明显。

  • 知识(K)至目的(P): 语义距离均为1.000,表明在这些高阶认知层级上,受众A与受众B的理解完全不同。

5.2 DIKWP概念距离发现

汇总概念距离:

DIKWP组件平均结构相似性概念距离
数据(D)0.6860.314
信息(I)0.4170.583
知识(K)0.2220.778
智慧(W)0.2220.778
目的(P)0.2220.778

解释:

  • 数据(D): 概念距离为0.314,表示在基本概念结构上,两者有较高的相似性。

  • 信息(I): 概念距离为0.583,差异开始显现。

  • 知识(K)至目的(P): 概念距离均为0.778,表明在高阶概念结构上,两者的理解存在显著差异。

6. 讨论6.1 语义距离深入解释

语义距离的测量结果显示,随着认知层级的提高,受众A与受众B的语义距离逐渐增大。这表明两者在理解重言词的深层意义和文学价值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 数据(D): 在基本理解上,两者有一定相似性,但受众A的理解更为深入,涉及更多的语义属性。

  • 信息(I): 差异开始显现,受众A能够分析重言词的作用,而受众B的理解较为浅显。

  • 知识(K)至目的(P): 差异极大,受众A具备深厚的文学背景和文化理解,受众B则缺乏这些知识。

6.2 概念距离深入解释

概念距离的测量结果进一步支持了上述结论。

  • 数据(D): 概念结构有较高的相似性,两者的认知框架较为接近。

  • 信息(I): 概念结构开始分化,受众A的概念图更为复杂。

  • 知识(K)至目的(P): 概念结构差异显著,受众A的概念图包含更多节点和边,反映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6.3 对文学教育的启示

  • 差异化教学: 根据受众的认知水平和文化背景,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

  • 提升文化理解: 对于青少年读者,应加强文化背景和历史知识的教育,促进深层次的理解。

  • 培养思辨能力: 鼓励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

6.4 文化与发展考量

  • 文化背景: 文化背景对文学理解有重要影响,教育应注重文化传承。

  • 认知发展: 不同年龄段的读者在认知能力上存在差异,教学应符合认知发展规律。

6.5 研究局限

  • 数据来源有限: 缺乏实证数据支持,分析基于假设。

  • 语义属性简化: 语义属性的选择可能不够全面。

  • 受众范围有限: 仅分析了两类受众。

6.6 未来研究建议

  • 实证研究: 进行问卷调查和实验,收集实际数据。

  • 扩展受众: 纳入更多的受众群体,增强研究的广泛性。

  • 细化分析: 引入更多的语义分析工具,提高准确性。

7. 结论

本文通过应用DIKWP语义数学框架,对《重言知多少》中的五个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入的映射和分析。结果表明,受众A(成人读者)与受众B(青少年读者)在各认知层级上的理解存在显著差异。受众A能够在高阶认知层级上对重言词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而受众B则主要停留在对诗歌表面美感的欣赏上。

主要结论:

  • 认知差异显著: 两类受众在语义和概念层面上均存在明显差异。

  • 教育启示: 文学教育应考虑受众的认知水平和文化背景,采取差异化的教学策略。

建议:

  • 开展实证研究,验证本研究的结论。

  • 扩展受众群体,增强研究的代表性。

  • 采用更精细的语义分析方法,提高研究的准确性。

8. 参考文献

  1. 胡坚. 《重言知多少》.

  2. Kandinsky, W. Concerning the Spiritual in Art. Dover Publications, 1977.

  3. Li, Zehou. The Chinese Aesthetic Tradition.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10.

  4. Arnheim, R. Art and Visual Perception: A Psychology of the Creative Ey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4.

  5. Mandelbrot, B. B. The Fractal Geometry of Nature. W. H. Freeman, 1982.

  6. Elliot, A. J., & Maier, M. A. Color and Psychological Functioning: The Effect of Red on Performance Attentional Blink.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7.

  7. Koffka, K. Principles of Gestalt Psychology. Harcourt, Brace and Company, 1935.

  8. Gleick, J. Chaos: Making a New Science. Penguin Books, 1987.

  9. Laozi. Tao Te Ching. Translated by Stephen Mitchell, Harper Perennial, 1988.

  10. Confucius. The Analects. Translated by Arthur Waley, Vintage Classics, 1989.

  11. Cytowic, R. E. Synesthesia: A Union of the Senses. MIT Press, 2002.

  12. Zeki, S. Inner Vision: An Exploration of Art and the Brai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13. Gombrich, E. H. The Sense of Order: A Study in the Psychology of Decorative Art. Phaidon Press, 1979.

  14. Nisbett, R. E. The Geography of Thought: How Asians and Westerners Think Differently. Free Press, 2003.

  15. Piaget, J. The Child's Conception of the World. Rowman & Littlefield, 1954.

  16. Vygotsky, L. S.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17. Gardner, H. Frames of Mind: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Basic Books, 1983.

  18. Efland, A. D. Art and Cognition: Integrating the Visual Arts in the Curriculum. Teachers College Press, 2002.

  19. Beck, U., & Kamps, J. Computational Methods in Language and Arts. Springer, 2018.

  20. Vygotsky, L. S. Thought and Language. MIT Press, 1986.

  21. Dewey, J. Art as Experience. Penguin Classics, 2005.

  22. Runco, M. A., & Acar, S. Creativity: Theories and Themes: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 Elsevier Academic Press, 2012.

  23. Nakamura, J., & Csikszentmihalyi, M. The Concept of Flow. In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24. Freud, S. 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 Basic Books, 2010.

  25. Sartre, J.-P. Being and Nothingness. Washington Square Press, 1993.

最终评论:

本研究通过DIKWP语义数学框架,对《重言知多少》中的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入的映射和分析,揭示了不同受众在理解和欣赏重言词时的认知差异。结果表明,文化背景、认知水平和情感成熟度对文学理解有重要影响。未来的研究应在实证数据的支持下,进一步验证和拓展本研究的结论,为文学教育和跨文化理解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29562-1461887.html

上一篇:基于DIKWP语义数学框架的审美认知差异评测方法(古诗文)
下一篇:DIKWP Assessment on Differences in Cognitive Understanding
收藏 IP: 140.240.37.*| 热度|

1 刘跃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1/0 | 总计:0 | 首页 | 上一页 | 跳转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2 12: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2025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