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一所大学的校风,社会公众自然就会想到谁是营造大学校风的主体。在我的印象里,一所大学的校风绝不仅仅取决于学校领导服务团队,而是全体教职员工,包括教师与职员的表现。
新型研究型大学最关键的还不是快速有效的校园建设,而是如何办好?如何办出特色?如何办出水平?要想提出新的思路,必须要思考现有大部分大学科研上的不足,对症下药……陈德旺
人们在惊叹邓子新团队从零到一的发现的同时,邓子新们也绝不会忘记,从观察到DNA降解到解开其中的奥秘,他们花了整整18年的岁月,这18个年也是邓子新回国效力的18年……乔中东
国际合作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在合作中双方是完全平等的地位。工作所做的仅针对具体的问题,如何解决好,如何完善它,双方分工明确,目的就只有一个把科研做好。
生路漫漫,成长就像爬梯。每爬一阶,外人看起来可能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对攀登者个人而言则是日新月异的基础。所以我感恩我所经历的每一件小事,就像以上2023年的十件小事。
我的课程,学生提问还是很多的。本学期每次课后,我就在边上的教师休息室马上答疑。老师对学生的问题必须马上反应,立即回答,这还不够,还要寻找问题中的亮点,让亮点能照耀他们。
去公园之前有“雄心壮志”;但是进入之后,走了一半,吃不消了,“见好就收”。也许,很多事情都没有功利的目的,人也不需要向别人justify自己做事的意义;你想走路、想写博客,这都是你的自由。
现实中,越来越多的学生希望求学有与时下流行的购物、看影视、听音乐类似的体验,可以自主选择学什么(包括专业、课程、技能等)、跟谁学、在哪儿学、何时学、以什么方式学。
期刊的好坏其实取决于投稿人希望得到什么。也取决于期刊编辑们是否能认识到:想提高期刊影响,就需要提供尽可能多、也尽可能好的上述服务!期刊和编辑其实也只是服务人员。
自2023年4月开始,科学网编辑部基于对博文内容质量、阅读量、热度等的综合考量,评选出月度十佳博文。本次月度博文榜单发布时间提前,1月8日将发布重磅活动预告,敬请期待……科学网编辑部
失眠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有效的治疗药物非常多,但没有副作用的有效药物非常少见。因此寻找更安全有效的抗失眠工具成为一个诉求。这也是最近美国学者开展氢气促进睡眠研究的重要基础……孙学军
如果没有逻辑学提供推理正确性标准作为最最基本的规范标准,那么人类社会科学与技术发展中的许多发现与预测都是不可能的,人类社会的文化、科学、技术都不可能发展到今天这样的高度。
这实际上是对我们的科研提出了要求:不要单纯追逐研究热点、频繁更换研究主题,要尽量减少"短平快"跟风及过度关注成果的数量,要能坐稳冷板凳和深耕……陈耀
教科书上的内容可以多一些,教师只是介绍和讲解比较难的部分,讲解重要的理论部分,让学生弄清楚概念,理解理论的实质。其余大部分应当由学生自己去看……冯大诚
教学中的细致工作能够奏效,前提需要师生之间的信任和配合。要想达到理想的配合效果,导师的自信非常重要。让学生相信,只要和导师密切配合,就能够克服目前的困难,最终实现目标。
要想考个好成绩,想通过外因,找老师复核成绩是注定不会得到想要的结果。更重要的是找内因,看自己平时是否努力了,用功了。只有认真的付出,才会得到想要的结果,才会进步。
曾有某个江湖医生为治疗科研创新迷茫症开过一剂叫“五唯”的偏方,据称疗效特佳。然而,就像饮鸩止渴一样,“五唯”是一副虽可带来短暂的疗效,但最终会严重恶化病情的无解之药。
正在成长发育的器官和生物体到底是如何感知它们的大小并知道何时停止发育,这目前是一个谜。应该是某种生长反馈机制让生物体停止了生长,那到底是什么感知机制导致了生物体对生长的控制?
科学研究者做着理性的科学研究,但却构想着创建极尽完善的科研殿堂,这一点与《桃花源记》中描写的世外桃源颇为相似,因此成为我将科学研究和《桃花源记》作类比的缘由。
怎么样能更充实地过好大学生活?前段时间受计算机系主任李优老师邀请,为计算机专业的大一新生做了一次讲座,几位同学写的听后感还不错,看来是听进去了……刘忆宁
小时候以为自知之明是很浅显的,所以难以理解何谓“人贵有自知之明”。在累积十六年的“自知”后,今年终于悟得“知道自己不知道”实际上是更高层的自知之明……周霁罡
知识共享必然与所涉及的主体有关。例如,可以将主体间的知识共享分为:人际知识共享,组织知识共享等。本文把与知识共享壁垒有关的主体区分源于知识的拥有者和接受者。
这本书整体上能帮助中国读者了解国外学术界如何生存发展。国外这类文章,喜欢给出tips。我不知道中国的研究生读了这样的文章,是否能够得到100%的启发……马臻
吴有训院士在X射线散射研究中以系统、精湛的实验和精辟的理论分析为康普顿效应的确立和公认作出了重要贡献,是中国近代物理学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在培养大批优秀科学人才、发展中国科教事业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宁笔
对于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公开所有评审人的评审意见及作者的答复,无论对于提高学术论文的质量,还是对于读者了解论文的学术内容,都有非常大的帮助。本文是作者在学术研究工作中得到的一些体会,和大家一起分享……窦华书
博士生学习阶段,这个“博”字,应该指其所研究的某一个点在文献学层次的博,而不是在专业领域里面的博。因为专业领域涉及的知识甚多、研究分支甚多、研究方法甚多。所研究的内容,要想利于专业发展、学科发展、产业发展,就必须要立足于专业需求的本质。作为自身,首先要在本科层次打牢基础,然后再谈去“研究”……张敦元
智能系统将与人类进行深度融合,未来的智能将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与人类、自然环境和其他智能系统共同构建一个生态系统,发挥集体智慧,实现更高层次的智能和发展……刘伟
对于年而言,一年之终也就是第二年之始。虽然说冬是一年之终,但是实际上现在的历法,无论是公历、农历,都不是这样简单的重合,即冬之末并不一定正好就是年之终。
在人们的一般印象中,科学家熟悉自己的研究领域,谈论的也应该是自己的研究领域。因此,当看到这位研究纳米光子的科学家写出这样一本书,我感到有些奇怪。
已进庭院听雨的年龄,却发觉喜好依旧,味蕾愈益顽固。经历、审美的积累,如今又有了凝神专注的充裕时间和欣赏体验,在豁达和散漫的同时,仿佛有了愈益开放、包容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