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微快报》Nano-Micro Letters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anomicrolett

厦大郑南峰院士&李静等: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新突破,近红外退火技术新路线实现钙钛矿薄膜快速结晶与大面积制备 2025-07-03
研究背景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PSCs)因其高效和多场景适用的光伏特性,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备受关注。然而,在大面积钙钛矿薄膜的制备过程中,传统的热退火 ...
(2410)次阅读|(0)个评论
西工大刘旭庆、曼彻斯特大学陈黎明等:纳米纤维/MXene聚电解质水凝胶实现吸收性EMI屏蔽与可穿戴传感 2025-07-02
研究背景 随着柔性电子器件与高密度集成电路在可穿戴医疗、智能物联网等前沿领域中加速渗透,电磁辐射已成为新型环境干扰源,易导致设备性能劣化甚至功能 ...
(4360)次阅读|(0)个评论
清华深圳研究生院康飞宇、暨南大学董留兵等:自组装互连分子界面助力锌离子混合电容器性能飞跃 2025-07-01
研究背景 在全球能源危机与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背景下,开发高效、安全、可持续储能技术成为科研领域研究热点。水系锌离子混合电容器作为一种结合电池高能量 ...
(4074)次阅读|(0)个评论
山大王宁等:石墨炔区域电势差增强促进Li⁺在复合聚合物固态电解质中的迁移 2025-06-30
研究背景 在聚合物固体电解质(PSEs)中,低离子电导率、高界面阻抗、电化学稳定性差和锂枝晶生长是主要挑战。引入二维纳米填料(如GDY)可有效提升离子电导 ...
(5456)次阅读|(0)个评论
四川大学何亮团队:临界双金属磷化层赋能柔性准固态锌电快速电子输运与高能量供应 2025-06-29
研究背景 水系镍锌电池具有固有安全性、高输出电压、较低成本和相对简单的制造工艺等优点,然而传统的氢氧化镍正极存在导电性差、反应动力学缓慢和能量密 ...
(5531)次阅读|(0)个评论
中国科学院纳米能源所王中林院士/孙其君等综述:纳米发电机技术助力智慧体育迈向能量自主和数字智能 2025-06-28
研究背景 体育领域已全面迈入数字化时代,技术革新正在深刻改变运动员的训练模式和竞技表现。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包括运动表现分析、健康监测、训练统计和 ...
(6786)次阅读|(0)个评论
昆士兰科技大学王红霞&叶家业等人综述:钒液流电池用高性能隔膜 -挑战、发展与展望 2025-06-27
研究背景 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化石燃料的大量消耗带来的环境挑战以及实现碳排放目标的紧迫性,推动了清洁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的迅猛发展。然而,由于这 ...
(5980)次阅读|(0)个评论
瑞典吕勒奥理工大学Xiaoyan Ji&中国科学院过程所张海涛等:氟接枝聚合物基电解质对高性能锂金属电池的诱导效应 2025-06-26
研究背景 随着电动汽车及能源存储需求增长,开发高安全、高性能锂电池迫在眉睫。锂金属负极虽具超高容量(3860 mAh g⁻1)和低电位(-3.04 V vs. H ...
(5853)次阅读|(0)个评论
苏州大学汪晓巧、张克勤等综述:光谱选择性日间辐射降温材料的最新进展 2025-06-25
研究背景 人类活动与科技进步正持续加剧全球变暖趋势,预计未来十年这一挑战仍会加剧。在此背景下,寻求高效的降温解决方案已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研 ...
(5459)次阅读|(0)个评论
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宋平安等:废弃口罩纤维为“芯”,石墨烯为“鞘”,“芯-鞘”结构实现热管理和电磁屏蔽性能的显著提升 2025-06-24
研究背景 在过去四年中,随着呼吸道传染病的频繁暴发,全球一次性医用口罩使用量已超过9500亿只(约380万吨)。然而,传统的废弃口罩处理方式如焚烧和填埋 ...
(6408)次阅读|(0)个评论
新加坡国立大学Chengkuo Lee等:AI驱动的光子革命,近传感器边缘智能芯片引领超低功耗、超快延迟新时代 2025-06-23
研究背景 随着大模型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正从“云端推理”快速迈向“边缘智能”。无论是智能手环、虚拟现实,还是医疗监测、工业控制,终端侧对AI的实 ...
(6394)次阅读|(0)个评论

查看更多

About NML

Nano-Micro Letters《纳微快报(英文)》是上海交通大学主办、 Springer开放获取(open-access)出版的英文学术期刊,主要报道纳米/微米尺度相关的高水平文章(research article, review, communication, perspective, highlight, etc),包括微纳米材料与结构的合成表征与性能及其在能源、催化、环境、传感、电磁波吸收与屏蔽、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已被SCI、EI、PubMed、SCOPUS等数据库收录,2024JCR影响因子为36.3,学科排名Q1区前5%,中国科学院期刊分区1区TOP期刊。2021年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提名奖”,多次荣获 “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提名奖”“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中国高校杰出科技期刊”、“上海市精品科技期刊”等荣誉。欢迎关注和投稿。


上海交通大学《纳微快报(英文)》编辑部
Web: https://springer.com/40820
E-mail:editor@nmlett.org
NML期刊媒体




  • 数理科学

扫一扫,分享此博客主页
你需要登录后才可以留言 登录 | 注册


池顺良 2022-5-6 12:54
由于日月引潮力对地球的作用,地球中发生一日两峰两谷的应变固体潮,应变幅度约1×10负7次方。在地球中产生的机械能流约0.1W/m2.(作为对比,地球向外太空发散的热能流约0.06W/m2.)不知你们做的器件若埋在岩石地层中能否将潮汐机械能流中的能量转化为电能,为野外传感设备供电使用?

池顺良 邮箱:chisl@263.net
查看全部
统计信息

已有 9413556 人来访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7-4 08: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